9月26日周四下午14:00,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田培培教授给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国际视野下的舞蹈艺术创作》的精彩讲座。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涛、教学秘书徐蓓瑞、各教研室老师及艺术学院各年级研究生、本科生共计5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讲座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涛主持。
田培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舞蹈专业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艺术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北京高校教学名师”、2017年清博大数据与学术中国联合发布的“中国高校最具学术影响力200强”教授”,兼任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韩国祥明大学终身特聘教授等职务。
首先,田老师在讲座中以“国际视野下解析舞蹈艺术创作”为主线,分析了国际舞蹈比赛创作的形态,总结了趋同性和求异性两大特征,为在场师生讲述了国际视野下舞蹈艺术创作的审美、结构要点及肢体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紧接着详细阐述了舞蹈编导的四大水平层级,即创作无知期、创作探索期、创作成长期、创作成熟期。同时谈到了青少年舞蹈创作的主题立意,并重点介绍了舞蹈创作的一层、二层、三层结构。在讲座中,田老师言传身教,不仅对舞蹈艺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更是以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舞蹈艺术的美演绎的淋漓尽致,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不断,引起了强烈共鸣,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接着,田老师重点指出,舞蹈艺术是综合体,舞蹈创作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立体的,编导所具备的技术水平,对舞蹈的调度能力和是否拥有立体的多维创作视角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专业程度。报告的最后,田老师送给大家成为优秀舞蹈编导的三面镜子,分别是“显微镜”(观察生活、运用生活),“放大镜”(审美、品好艺术质感)和“望远镜”( 创作维度、开阔视野),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在创作时能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用舞蹈语言将平凡的事物赋予艺术生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导。
本次讲座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妙的审美体验,不仅丰富了知识结构,更拓宽了艺术创作视野,希望我院师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思考举一反三,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